喷射混凝土
发布者:正邦兴业浏览次数:44
技术特点 喷射混凝土墙体加固法是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增大(墙体)截面加固法”典型工艺之一,尤其是在墙体加固工程得到广泛应用。 1、借助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将混凝土搅拌合料告诉喷射到加固件表面; 2、强度高,抗压强度:20.0~30.0MPa抗拉强度1.5MPa,不需振捣; 3、加入添加剂,可达到速凝、早强等效果; 4、适用范围广; 5、用于任意形状受喷加固面。 适用范围 抗震加固、旧楼改造、房屋加层、基坑护坡等。 工艺流程 喷射混凝土墙体加固工程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 1、墙面处理 为保证喷射混凝土面层与原混凝土结构墙面基层有可靠的连接,首先应清除原构件表面的尘土、浮浆、污垢、油渍、原有涂装、抹灰层或其它饰面层,应剔除其风化、剥落、疏松、起砂、蜂窝、麻面、腐蚀等缺陷,至露出骨料新层面。原构件混凝土界面经修整露出骨料新面后,尚应采用花锤、砂轮机或高压水射流进行打毛,必要时也可凿成沟槽。 (1) 花锤打毛:宜用1.5kg~2.5kg的尖头錾石花锤,在混凝土粘合面上錾出麻点,形成点深约3mm、点数为600 点/m2~800 点/m2 的均匀分布;也可錾成点深4mm~5mm、间距约30mm 的梅花形分布。 (2)砂轮机或高压水射流打毛:宜采用输出功率≥340W 的粗砂轮机或压力符合规范要求的水射流在混凝土界面上打出方向垂直于构件轴线、纹深为3mm~4mm、间距约50mm 的横向纹路。 (3)人工凿沟槽:宜用尖锐、锋利凿子,在坚实混凝土粘合面上凿出方向垂直于构件轴线、槽深约6mm、间距为100mm~150mm 的横向沟槽。 在完成上述混凝土界面毛化处理后,应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原混凝土墙体表面松动的骨料、砂砾、浮碴和粉尘,最后宜用压缩空气和水交替冲洗干净。 2、钢筋加工 本工程缺乏原始设计资料,现施工图纸是在数据抽测前提下完成,故需进一步检查原结构尺寸,按实际尺寸下料施工。 钢筋加工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 3、锚筋、加强筋布设 根据设计要求放线定位。在确定钢筋网位置的同时确定锚筋、加强筋的位置,画出定位点。 采用机械钻孔,孔径、孔深、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现L形锚筋φ8@600植筋作业钻孔孔径取Φ12,孔深取120mm。 4、铺设钢筋网 钢筋网单层双向配筋。竖向钢筋为φ12@200,水平钢筋为φ8@200。钢筋网现场绑扎时,竖向钢筋应布置在内侧,设垫块保证与原砌体墙面的间隙;水平钢筋布置在外侧,设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绑扎要绑正、反扣,绑扣朝向墙心,不允许有缺扣、松扣。钢筋网绑扣方向参见附图所示。 钢筋网绑扎方向图 钢筋网与原墙面空隙≮5mm;钢筋网外保护层厚度≮10mm。 钢筋网安装应按先基础、后上部结构,由下至上的顺序逐层进行。同一楼层尚应分段作业。 L形锚筋一端植入结构墙体锚固,另一端弯折,勾住外筋,将钢筋网内外钢筋勾连绑扎为一体。 5、界面剂配置、涂刷 将界面剂乳液与粉料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比例配料,在搅拌桶内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待作业面湿润养护至面干时即可涂刷界面剂。可用涂刷、喷涂方式,分布均匀,尤其钢筋遮挡部位的基面不得遗漏。 6、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作业应按先基础、后上部结构,由下至上的顺序逐层进行。同一楼层尚应分段作业。 为保证加固面层厚度均匀,宜设置厚度标志即冲筋,其间距1000~1500mm。采用厚度控制筋时,可焊接在钢筋网上。 为杜绝剔凿或减少下一道工序的剔凿处理量,在门窗洞口处设置模板。 在喷射混凝土前应将原墙面浇水湿润,待墙面呈面干状态时开始作业。 7、面层整平 待喷射混凝土厚度达要求到设计后,在混凝土初凝即成型面收水时(约15~20min)用大杠刮掉多余材料,达到面层整平。整平时不得扰动新鲜混凝土内部结构及其与基层间的粘结。 8、养护 喷射混凝土终凝后(约2h)应及时浇水养护,保证养护湿度,防止风干、暴晒。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之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墙面工序的施工。 材料 1、主筋、穿墙筋、锚筋等的钢筋原材 2、植筋用胶粘剂,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植筋锚固用胶粘剂安全性能指标选用应符合《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标准中的“A级胶”。 3、混凝土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喷射混凝土强度为C25,委托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供。水泥选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选用中砂;石子选用碎石,粒径小于12mm。由中心实验室提供配合比。 4、界面剂 界面剂技术指标与应用参见供应商提供的厂家“界面剂产品适用说明书”。 工程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