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精研 笃行致远

首页 > 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

TECHNOLOGICAL PROCESS

20

2013-08

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工艺规程

发布者:正邦兴业 浏览次数:121

    混凝土构件和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现浇混凝土板墙加固法均为对楼板、墙体“增大截面加固法”典型工艺。本例为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工艺规程。喷射混凝土楼板加固作业等参照执行。
 
    1.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参见“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所示。

 
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2.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材料要求
    1.1.主筋、穿墙筋、锚筋等的钢筋原材
    ⑴主控项目
    ①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结论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②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即纵向受力钢筋强度实测值必须符合:
    a.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b.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c.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③当发现钢筋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⑵一般项目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缝、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2 喷射用混凝土
    根据设计要求,待加固墙体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委托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供。水泥选用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选用中砂;粗骨料选用粒径小于12mm的碎石。由中心试验室提供配合比。拌合用水同普通混凝土用水要求。
    2.3 水泥基灌浆材料
    水泥基灌浆材料参见《水泥基灌浆材料灌浆工程工艺规程》相关内容。
    2.4 界面剂
    界面剂参见“界面剂产品使用说明书”。
 
    3.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施工机具
    3.1 钢筋作业
    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各1部,电锤、冲击钻各2部,手工工具若干。
    3.2 喷射混凝土作业
    混凝土喷射机2部:PZ-5B型干喷机,生产能力5m3/h,工作压力0.2MPa~0.4MPa。
    空压机2部:LF9-A型,排气量9m3/mim,额定排气压力0.9MPa,功率75kW。
    3.3 面层整平作业
    手工抹面器具、量具若干。
 
    4.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作业条件
    4.1 脚手架作业
    本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作业面有1F~3F部分内外墙体。钢筋网安装及喷射混凝土作业内墙采用自制移动式操作脚手架,外墙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脚手架,由总包单位辅助完成。
    4.2 临时电源
    根据喷射机的电源功率,引来临时动力电源。同时准备照明条件,满足暗处、夜间施工需要。
    4.3 雨雪、大风天气条件下不得露天作业。
    4.4 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施工劳动力计划
    本工程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施工配置劳动力共计18人,具体分工参见下表所示。
劳动力配置表
工种
人数
备注
1
墙面清理
5
 
2
钢筋加工、安装
4
 
3
喷射混凝土
6
2组
4
管理人员
3
生产、技术、安全
共计
18
 
 
    5.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施工工艺
    5.1 砌体墙面处理
    为保证喷射混凝土面层与原砌体结构墙面基层有可靠的连接,首先应清除原墙面表层的装修层、抹灰层,构造柱不平整处打磨处理,用钢丝刷刷掉碎末粉灰,并用压力清水冲洗干净。有砌体破损部位予以补砌。对于清水墙,应剔除已松动的勾缝砂浆,深度≮10mm,刷净,再用压力清水冲洗干净。原墙面碱蚀严重时应先清除松散部分,并采用1:3水泥砂浆抹面。已松动的勾缝砂浆应剔除。
    5.2 钢筋加工
    本建筑物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缺原设计图纸。现施工图纸是在数据抽测前提下完成,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查原结构尺寸,钢筋加工按实际尺寸配料。
    5.3 拉结筋、锚筋、穿板加强筋、穿墙加强筋布设
    根据设计要求放线定位,在确定钢筋网位置的同时确定S形拉结筋、L形锚筋的位置,画出定位点。采用机械钻孔,孔径、孔深、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双面加固时,采用S形拉结筋φ8@800呈梅花形布置,以穿墙对拉固定连接钢筋网;单面加固时,采用L形构造锚固钢筋φ8@600呈梅花形布置。一般,S形拉结筋、L形锚筋孔径宜较拉结筋大2mm~4mm;孔深取15d=120mm,填注水泥基灌浆料锚固。
    喷射混凝土板墙与楼(屋)面板做可靠连接。沿楼面板设置Φ18@600mm穿板连接钢筋,其两端分别锚入上下层待喷板墙之内,锚固长度800mm。在楼面板上下200mm范围内的S形拉结筋、L形锚筋加密为@400布置。穿板连接钢筋若穿过预制空心楼面板时,尽可能走板缝;若为屋面板,则穿透屋面的连接钢筋弯折后做可靠锚固。

楼梯间穿板加强筋
 
    待喷板墙于墙体端部设置Φ14@600mm穿墙加强筋,甩出锚固长度800mm;若另一侧无待喷板墙,则将穿墙加强筋弯折后做可靠锚固。
    5.4 铺设钢筋网
    钢筋网安装应按先基础结构、后上部结构,由下至上的顺序-逐层进行。同一楼层尚应分段作业。
    钢筋网单层双向配筋。竖向钢筋为φ12@200,水平钢筋为φ8@200。钢筋网现场绑扎时,竖向钢筋在内侧,水平钢筋在外侧。加垫短钢筋头控制钢筋网与原墙面间隙≮5mm;加设垫块控制钢筋网外保护层厚度≮10mm。绑扎要绑正、反扣,绑扣朝向墙心,不允许有缺扣、松扣。电气JDG钢导管布置在临墙内侧。
    当双面加固采用S形拉结筋时,两端均弯折,将钢筋网勾紧,绑扎为一体。当单面加固采用L形锚筋时,一端锚固,另一端弯折,将钢筋网勾紧,绑扎为一体。
    5.5 界面剂配置、涂刷
    将界面剂乳液与粉料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比例配料,在搅拌桶内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待作业面湿润养护至面干时即可涂刷界面剂。可用涂刷、喷涂方式,涂布均匀,尤其钢筋遮挡部位的基面不得遗漏。
    5.6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作业应按先基础、后上部结构,由下至上的顺序逐层进行。同一楼层尚应分段作业。
    为保证加固面层厚度均匀,宜设置厚度标志即冲筋,其间距1000mm~1500mm。可取砂浆冲筋、砖块标志;当采用厚度控制筋时,可焊接在钢筋网片上。
    为控制尺寸并减少下道工序剔凿量,在门窗洞口及墙角处设置模板。完成养护工序之后,拆除模板。
    喷射混凝土前应将原墙面浇水湿润,待墙面面干时开始作业。
    5.7 面层整平
    待喷射混凝土厚度达要求到设计后,混凝土初凝即成型面收水时(约15 min~20 min)用大杠刮掉多余浆材,达到面层平整。整平时不得扰动新鲜混凝土内部结构及其与基层的粘结。面层整平可与下一道装饰面找平层作业同步完成。
    5.8养护
    喷射混凝土终凝后(约2h),应浇水养护,保证湿度和温度条件,防止阳光暴晒。养护时间不少于14d,之后方可进行下一道装饰面工序的施工。
 
    6.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
    6.1 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流水段划分
    本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分项工程划分为3个流水段,分别为:
    ①1F内外墙体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
    ②2F内外墙体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
    ③3F内外墙体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
    6.2 砌体结构喷射混凝土板墙加固工程质量验收
    6.2.1 钢筋加工
    ⑴主控项目
    ①HPB235级受力钢筋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②除焊接封闭式环形箍筋外,箍筋末端均应作弯钩,弯钩形式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规定之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b.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于一般结构不宜小于90°;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c.箍筋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于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⑵一般项目
    ①钢筋调直采用机械方法,与冷拉工艺同步。当采用冷拉工艺时。当采用冷拉工艺时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②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备注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箍筋内净尺寸
±5
 
    6.2.2 钢筋网安装
    ⑴主控项目
    新增受力钢筋、箍筋及各种锚固件、预埋件与原构件的连接和安装,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的构造规定和设计要求。
    ⑵一般项目
    钢筋工程安装质量允许偏差及其检查方法如下表所示: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尺量
连续3个间距,取大值
网眼尺寸
±20
2
绑扎骨架
宽、高
±5
尺量
±10
3
受力主筋
间距
±10
尺量
排距
±5
4
箍筋、横向钢筋
间距
±20
尺量
连续3个间距,取大值
5
保护层厚度
柱、梁
±5
尺量
板、墙
±3
    6.2.3 界面处理
    ⑴主控项目
    原结构构件经清理、修整后,应用压力水冲刷干净,并涂刷或喷涂设计要求的界面剂。当设计未规定时涂刷素水泥浆1道。
    ⑵一般项目
    ①设计要求原结构、构件表面湿润时,应顺墙面反复浇水湿润,待面层无明水后再进行喷射作业。
    ②界面剂涂刷或喷涂方式与质量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6.2.4 喷射混凝土
    ⑴主控项目
    ①新增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新增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在混凝土喷射作业地点随机抽取。
    标准试块采用的原材料、配合比、喷射条件应与实际工程相同。标准试块通常采用从现场喷射的混凝土板件中切割。大板切割法的模具尺寸为450mm×宽350mm×高120mm,高度方向的一面敞开为喷筑面。
    试块制作与加工的步骤如下:
    a.在喷射作业现场,将模具喷筑面朝下倾斜,与水平面夹角约80°置于墙角。
    b.先在模具外试喷,待操作正常后,将喷头移至模具位置,由下而上,逐层向模具内喷射混凝土。
    c.将喷射满混凝土的模具移置安全可靠的地方,用三角抹具刮平混凝土表面。
    d.将混凝土大板移到试验室,一昼夜后脱模。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d,且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10以上时切割。
    采取大板切割法时,用切割机去掉周边和上表面(底面可不切割)后,加工成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块,其允许偏差为边长不大于±1mm;直角不大于2°。
    e.继续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龄期然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⑵取样与留置试块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拌制50盘(不足50盘,按50盘计)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b.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及其重要性确定,且不应少于3 组。
    ②若试块不慎丢失、漏取或受损,或对试块强度试验报告有怀疑时,应经监理单位核实并同意后,由独立检测机构按规范规定,选用适宜的现场非破损检测方法推定新增混凝土强度。
    ⑵一般项目
    ①喷射混凝土加固层厚度允许偏差值为+8mm、-5mm。
    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方案要求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