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绘蓝图 巧手筑广厦
预应力设计与施工
PRESTRESS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03
2016-12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简介
发布者:正邦兴业 浏览次数:148
1.预应力主要材料(1)预应力筋
①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预应力筋为直径15.2mm、强度级别1860MPa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其种类分为有粘结钢绞线(下左图)和无粘结钢绞线(下右图)两种。
② 预应力低松弛钢绞线的生产工艺流程。
③ 钢绞线规格参数
执行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2014
④ 进场验收
a. 检查钢绞线质量证明文件(例如:钢绞线质量证明书、形式检报告等)、钢绞线外观质量、数量等是否与订货单相符合。
b. 进场复试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按批次(每60t为一批次)抽样试验,各项性能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测仪器
(2)锚具
① 根据使用部位不同分为固定端锚具和张拉端锚具。固定端锚具常用的是挤压锚具,张拉端锚具常用的有单孔夹片锚具和多孔夹片锚具。
挤压锚具 单孔锚具
② 性能参数
执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7 Ⅰ类锚具,锚具效率系数:ηA≥0.95,预应力筋总应变:εu≥2%
单孔锚具组装件 群锚组装件
③ 进场验收
a.锚具以2000套为一批次;
b.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c.外观质量检查、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复试);
d.对锚具用量较少的一般工程,如供货方可提供有效的试验报告,可不作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静载锚具性能检测设备
(3)金属波纹管
金属波纹管出厂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金属波纹管的尺寸和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225-2007的规定。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内外表面清洁、无油污、无锈蚀、无孔洞和不规则的褶皱,咬口不应有开裂或脱扣。
2.施工工艺
(1)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序流程图。
(2)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工序流程图。
3.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要点
(1)技术措施
① 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图、规范要求、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等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报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审批;
② 组织项目管理人员、班组长等对施工图认真查看,找出在后续的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③ 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对图纸、施工方案等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2)原材料质量控制
① 选择信誉良好、质量过硬、供货及时,并经考察合格的材料供应商;
② 在采购合同中明确项目所需材料名称、种类、规格型号、质量要求、进场时间等;
③ 材料进场后,由材料员对相关材料进行验收,并在总包、监理见证下取样后,送检测单位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下料
① 如场地限制,预应力筋下料则在加工厂完成。
② 现场技术员根据预应力深化图,对预应力筋品种、编号、长度、根数、张拉方式、使用部位等进行分类统计,统计完成后由技术负责人审核,审核无误由加工厂下料组装。
③ 预应力筋下料过程中,应保证预应力筋种类(有粘结、无粘结)选择正确,下料长度准确,挤压锚具制作符合要求,钢绞线端头应露出成型后挤压锚具的外端1 ~ 5mm,挤压锚具应与挤压底托固定可靠。
④ 下料完成后,应及时运至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成品保护,防止钢绞线严重弯曲、无粘结预应力筋护套严重破损等。
⑤ 预应力筋吊运过程中应注意因方法不当造成材料损伤。
(4)安装
① 梁有粘结
a. 预应力筋孔道成型,采用预埋波纹管法,根据施工图考虑采用与预应力筋根数对应直径的金属波纹管。波纹管在梁内至少五个控制点且应保证其位置准确。
b. 金属波纹管应保证连接可靠,不能在钢绞线穿束、浇砼过程中脱离。
c. 孔道安装完成后应对所有孔道进行检查,看是否有破损,固定是否牢固、控制点位置是否准确,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调整。
d. 钢绞线穿束前,应确认其编号准确,并将端头用胶带缠好,以防在穿束过程中,对波纹管造成损坏。
e. 土建单位在封梁侧模时,应注意波纹管位置,防止对波纹管造成损坏,如不慎造成损坏,应及时通知并配合预应力施工单位修复。
f. 穿束完成后,按施工图要求,将喇叭口(张拉端承压板)、螺旋筋、排气孔等组件全部安装好,并保证其位置准确、固定牢靠、密封严实。
g. 所有安装工序完成后,班组长、施工员应对成品自检,如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或修复。
② 板无粘结
a. 板预应力筋在布设前,应对预应力筋进行外观检查,是否有破损,如有,应用防水胶带缠好。
b. 板预应力筋放线应保证准确,符合施工图中对预应力筋数量、间距要求。
c. 无粘结在布设完成后应平行顺直,并将预应力筋用扎丝固定。
d. 布设完成,应进行对预应力筋品种、数量、间距、护套等自检,有问题及时修复。
③ 梁无粘结
a. 梁普通钢筋在绑扎时应保证无粘结预应力筋定位准确,以保证预应力筋定位准确。
b. 普通钢筋的安装部位与无粘结预应力筋位置发生冲突时,应首先保证预应力筋孔道定位准确,以免造成该梁在施加预应力后受力或在张拉时对梁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c. 在梁内放置拉结筋、梁侧模穿孔安装对拉螺栓及布设墙柱插筋时不得挤压波纹管或预应力筋使其移位、变形或破损。
d. 预应力安装全部完成后,自检合格后,报总包单位、监理单位验收。
土建单位浇混凝土,应认真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尤其是预应力筋张拉端及固定端周围的混凝土严禁漏振,不得出现蜂窝或孔洞。振捣时,应尽量避免踏压碰撞波纹管、钢筋支架以及端部预埋部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坏而影响工程质量。
④ 造成实际伸长值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如下:
a. 张拉设备未经标定就投入施工,或由有效期超过规定时间(6个月)。
b. 油表读数换算错误,造成实际张拉控制应力与设计规定值存在偏差。
c. 理论伸长值计算不准确或错误。
d. 实际伸长值测量不够准确。
张拉时,可通过以上四点检查、控制伸长值,以保证实际伸长值的准确性。
⑤ 张拉记录应及时整理并记录到记录表中去,不得拖延,记录必须将张拉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如实反映出来,包括:砼破碎、空洞、断丝断束及其位置、数量等情况。
(5)有粘结预应力孔道灌浆
① 灌浆水泥采用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后见证取样,送检测单位检测其物理性能。(由试验室提供3天试块强度报告后,方可灌浆)。
② 水泥浆的水灰比不大于0.45,(流锥法测试)流动度12s~20s。
③ 灌浆前切割外露钢绞线,钢绞线外露长度应≥30mm,然后采用水泥浆将张拉端封堵,预留出灌浆孔。
④ 将灌浆机的出浆口与灌浆孔相连,确保密封,开动灌浆泵注入压力水泥浆,从近至远逐一检查排气孔,待浓浆流出后逐一封闭,待最后一个排气孔出浓浆后,封闭排气孔,继续加压30秒后封闭灌浆孔。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宜在0.5~0.7Mpa之间,灌浆完成3小时后应用漏斗对排气孔进行补浆。
⑤ 每个台班灌浆过程中制作1组70.7mm×70.7mm×70.7mm的立方体水泥净浆试块,标准养护28天后送交实验室检验试块强度,其强度不应小于30MPa。
⑥ 孔道灌浆应连续一次完成,不得中断。当发生孔道阻塞串孔或中断灌浆时,应及时冲洗孔道,采取措施重新灌浆。
⑦ 灌浆应填写灌浆记录,标明灌浆日期、水泥等级品种、水灰比、构件由于灌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的粘结效果以及结构的耐久性,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从每一个环节上进行严格控制。
(6)切割封锚
预应力筋张拉工作完成后应将多余外露钢绞线用角磨机切除,切割工作完成后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应小于30mm;切割工作完成后,通知总包单位对张拉槽封锚,封锚前应将张拉槽清理干净,采用与梁同标号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